《逃避自由》|为什么说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核心书摘
《逃避自由》中弗洛姆认为在“前现代”的社会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人都是与自然和社会保持着紧密联系、浑如整体的存在。宗教改革以来的个体化进程,逐渐切断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始发纽带”,从而使其成为独自分离的个体。这一进程给了个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然而却让他失去了通过始发纽带与原始共同体相连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他感到日益加深的孤独和无力。
于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孤独感,他就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或高于自己的存在的冲动,通过新的纽带来重获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也是现代极权主义和人性异化产生的渊薮。
关于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追求正确的自由
一个社会,唯有当个人、个人的成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与意义时;唯有当生命的价值不必用成就大小或别的什么予以衡量时;唯有当个人不必受到任何外在与他的权威的奴役和操纵时;唯有当个人的良知与理想不是外在需要的派生物,而是真正属于他的,并且表达了源出于他的自我独特性的目的时,总之,唯有在这么一个高度民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一个含义暧昧的定义。不光包含了“自由的做什么”的积极意义,也指“解脱了什么”的消极意义。外部的环境不能奢望。重要的只能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在茫然无助的时候,不要奢望谁谁谁能施舍给你力量。安全感只有自己给得了。多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就坚定地走下去。
你还会发现
· 人为何会开始逃避自由;
· 逃避自由的机制;
· 追求真正自由的方法。
一、人们是如何从追求自由转向逃避自由的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渴望,人生来就有摆脱束缚和反抗压迫的原始动力。但是,由于外界的种种限制,这些动力经常被压制住了,所以,很多时候追求自由的前提就是得打破束缚和限制。但是,在摆脱了外在束缚以后,人就真的能获得自由了吗?也并不见得。
作者弗洛姆用欧洲历史上“中世纪时期的封建社会”和“文艺复兴后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比较,带我们认识人是如何从打破束缚、追求自由转向逃避自由和寻求新的束缚的。
1.中世纪时期的封建社会
欧洲中世纪,主要是指欧洲历史上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在历史上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黑暗时代”。在这漫长的一千年时间里,人们的思想被天主教统治着,生活中也是无休止的封建割据战争。
生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意识是没有觉醒的。除了精神上的禁锢,人们的社会阶层也是固定的。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好了,他们没有机会从一个阶级跃迁到另一个阶级,也没有机会去另一个国家,他们甚至不能随心所欲地穿衣服或吃东西。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只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从事同一种工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可以说是完全被束缚住的,没有独立意识,更没有自由意志可言。
2.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
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一场从意大利兴起的新思潮运动,打破了这种个人和社会浑然一体的状态,这场运动就是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从宗教、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个层面,给人们带去了一场全新的变革。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顶峰,几乎瓦解了中世纪的社会结构,而随着封建社会被破坏,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也出现了。这期间,一大批新贵族阶级和艺术家涌现出来,创作出了无数表现人的意志、精神和尊严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很多艺术作品虽然仍然是宗教题材,但已经不拘泥于宗教故事本身,而是通过精确地表现人体姿势和动作,展现出个人的内在力量和精神世界,体现了人类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这类人文主义作品的诞生,象征着人们开始从对宗教、教会的盲目信仰,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注。
3.资本主义下的个人迷失
但是,这种转变也有负面影响。作者弗洛姆指出,文艺复兴主要面向的是富有而有权力的上层阶级,对于广大中下层群众来说,他们既没有享受到财富与权力,又失去了以前那种固定身份下的安全感。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社会竞争加剧了。在封建社会下,个人不用操心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当时个人的命运几乎无法改变。在经济秩序中,他们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工人们只要能做出舒适的椅子、精美的服装和可口的面包,就可以过上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
但是到了16世纪,这种稳定的现象已经瓦解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刺激了人们的野心和冒险精神。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他们把商业触角几乎伸到了全世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竞争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人们开始渴望名誉,追求社会地位,也开始为了财富不择手段。
除了商业竞争变得激烈之外,人们失去安全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天主教会的统治被推翻了,人的旧信仰被打破了,但一种新的信仰并没有出现。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精神开始感到孤独、焦虑和恐慌。
很多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限制和阻碍,他们无法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就产生了一系列逃避自由的行为。
二、人们逃避自由的三种心理机制是什么
前面我们讲到,社会和个人脱离束缚,进入了新的自由状态。这时候,人变得更独立自主,同时也变得更焦虑无助。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感觉呢?作者弗洛姆在书中指出了两条道路,一条是前进,另一条是后退。
所谓后退,也就是放弃自由,放弃个体的独立和完整,再恢复原来不自由的状态。但是,这就像已经长大的成人没办法再变成孩子一样,个体和原来的世界分开以后,也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世界。所以,退路是行不通的。
所以,人们就只能前进,但在前进途中就会遇到很多阻碍,产生精神上的危机。当人们无法忍受这些痛苦时,很容易产生三种逃避的心理机制,分别是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下面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这三种机制。
1.听从权威或支配他人
第一种心理逃避机制是权威主义。权威主义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听从他人的权威,成为被支配的人;另一种是成为权威,从而支配他人。这两种行为听起来是完全相反的,但作者弗洛姆认为,无论是听从权威还是成为权威,两者的内心状态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无法忍受自身的孤立,必须依赖对方,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纽带来消除自由的负担,重新获得安全感。只不过一个表现为主动,一个表现为被动。这种互相依赖的现象也叫“共生体”。
当支配和被支配的“共生体”发展成为一种极端时,就会形成所谓的虐待狂和被虐待狂。这种情感陷阱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陷入其中的人往往难以逃脱。原因就在于双方的施虐和受虐冲动,也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的德国“纳粹主义”就是受虐和施虐这种冲动在社会群体中的一种体现。
弗洛姆指出,企图支配他人的心理机制让希特勒宣扬了纳粹主义;而服从权威的心理机制,又让无数民众对纳粹主义采取了狂热的支持和拥护态度。从根本上来看,两种行为都是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
2.破坏欲
破坏欲和主动的、被动的权威主义不同,它的目的不是倚靠外界权威,而是企图消灭比他强大的力量。破坏者认为,如果我把外在的东西摧毁了,也就可以消除自身的无权力感了,虽然我还是孤立的,但这种孤立是完美的,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压制我了。这就是破坏者典型的心理逻辑,他们虽然没有依靠权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但却始终依赖自身的暴力。
破坏现象常常被伪装成正义行为出现。举个例子,2012年日本宣布“收购”钓鱼岛的计划,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全国50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一大批所谓的爱国者走上街头,当众焚烧、打砸日系车,袭击在中国居住的日本人,还抢烧日资商店等等。
他们用破坏性的行为来宣泄对日本的仇恨,声称自己是爱国者。但事实上,他们的仇恨源于内心的破坏动机,他们破坏了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社会秩序,也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但这些人不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擅长用爱、责任、良知和爱国等字眼把自己的破坏行为包装成合理性行为。
3.丧失自我,趋同他人
所谓机械趋同,就是指一个人完全继承社会环境赋予他的人格,他变得和所有人一样,丧失了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就像大自然中动物的保护色一样,一只变色蜥蜴可以通过变色来保护自己,而人类也可以通过放弃自己的个性,变得和周围人一样,来消除被孤立的恐惧。
作者弗洛姆认为,和他人趋同是现代人最常用的逃避心理,这种逃避心理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权。心理学上的催眠试验发现,当催眠师对被催眠的人说:“你正在吃一只美味的凤梨”的时候,被催眠的人就会真的像吃凤梨一样津津有味地吃起东西来。这种催眠试验向我们证明,很多思想和感觉只是我们觉得是自己的,事实上,它们不过是外界强加的。
三、如何获得真正的、积极的自由
当我们挣脱了旧束缚,却又会因为孤立和恐惧,重新陷入新束缚时,有没有方法既可以让我们保持独立和自由,又能让我们和他人、世界合为一体,获得积极的自由呢?作者弗洛姆为我们提供了两条建议。
1.发扬批判精神
所谓批判精神,就是真正独立、不受干扰的思考。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也就是说,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可以和天地一样长久,和日月一样闪光。
不过,虽然人们一直在强调批判精神,却很难真正做到。这是因为人很容易受到大众媒体、社会舆论和集体价值观的影响。弗洛姆在书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是推崇专家的文化,专家们把心理、经济、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变得复杂神秘,导致普通人难以理解,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但事实上,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当我们最大程度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选择性地接收和消化信息时,我们对社会和自身的看法也会变得理性客观,而不是轻易被大众和专家的声音牵着鼻子走。
总之,要做到批判精神,就是要时刻反省自我,培养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抵制过多的来自外界的干扰。
2.自发性地爱和工作
为了实现积极自由,作者弗洛姆给出的第二条建议是,自发性地爱和工作。有人曾问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对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弗洛伊德从他几十年的心理研究和对人生的洞察中,总结出了两点内容,那就是:“去爱和去工作。”
这种爱不是自我完全消解在另一个人中的爱,也不是完全占有另一个人的爱,而是在保存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的一种爱。而自发性地工作,不是指机械式地重复劳动,而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无论是爱还是工作,最核心的内容还是自发性。所谓自发性,就是自动地去思想、行动,积极表现出自我的情感和心智潜能。自发也就意味着不是强迫。也就是说,我们去做一件事,不是“我必须”、“我应该”,而是“我想要”。
这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自由,它的含义,就在于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想要追求积极自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有通过实现健全的人格,发展个人特有的爱和理性,才能在创造性的劳动中重新实现建立和他人、和世界的连接,重新找回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总结
以上就是《逃避自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弗洛姆用深刻的洞察力和精练的语言写下了他对自由的思考,揭示了自由对于现代人的双重意义。而对于人们消极逃避自由的行为,他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事实上,很多人所谓的理想和目标,不过是在孤独、焦虑和恐慌内心下膨胀起来的欲望,而真正的理想,必然是可以促进自我生长、自由和幸福的目标。
弗洛姆的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性格的观点,虽然是写于70多年前,但它对于今天的我们,也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都该重新思考一下自由和自我的真正含义,努力追寻一种真正积极自由的生活。
最后,用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梭罗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步入丛林,是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只去面对生命最本质的那些事实,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好好活过。”(编辑:水落鱼浅)
相关内容:
《共赢》|通过帮助别人而取得的成功将是牢固、持久的,使人终身受益。
《蚂蚁的社会》|切叶蚁组成的超个体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完美的组织运作。
《击掌为盟》|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团结协作,获得更大的力量。
上次推送内容: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理性去思考现象背后的真相。
《分水岭:看清中国科技和互联网未来五年趋势》|如何看清互联网未来趋势?
《支付战争:互联网金融创世纪》|如何打赢一场关于“钱”的战争?
本次同时推送:
《亚洲大趋势》|分析亚洲国家经济成败原因,预测未来发展道路。
《魔球》|如何运用好资源,以低成本获得高回报?
《成功者的大脑》|如何锻炼大脑,让其充分释放他的潜能?
【亲子教育】洪兰:睡眠及梦游(一)|睡到自然醒是最快乐的事情。
【形象管理】你树立的形象,怎样做到和听众有关.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人民与历史的抉择。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本不足传,太史公特爱其书之文词颇足观览,故采入为传。
下次推送:
《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为什么成了生活的常态?
洪兰:睡眠及梦游(二)|心放宽就会远离失眠。
《形象市值》|如何通过形象管理获得持续影响力?
《丝绸之路》|为什么说丝绸之路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二战中,为什么大国领导们的决策总会一错再错?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走向。
《慈禧全传》05 清宫外史(下)|扫清障碍,大权独揽。
《追求卓越》|如何应对人性中的复杂性。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